第414章 百年归寿(三)-《大明望族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  虽为自己的身体与太子的教育忧心,不过弘治皇帝并不愿因此疏忽国事。

      “今日有什么大事?”弘治皇帝正色道。

      萧敬便躬身禀了。

      南昌府秋涝,淹没良田,南昌知府上了折子请免明年赋税;黄河山西段淤泥甚多,使得水患不断,工部上折子求疏通河道;云南楚雄,有人见三星凌月奇景;昌平县有匪虎啸山林,为祸地方,打出“靠山王”的旗号。

      弘治皇帝听了,皱眉紧蹙。

      大明幅员辽阔,地大物博的同时,地方性的天灾也是不断。

      弘治皇帝最是重视民生,就要了秋涝与疏通河道的两道折子,见阁臣做了票拟,处理的妥当,方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  至于“三星凌月”这样的景观,到底是“祥瑞”,还是灾难“征兆”向来是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”,弘治皇帝不愿朝野为这没影的事再起口舌之争,看了几眼就撂在一边。

      不管规模大小,造反都是大事。

      弘治皇帝拿起昌平县那折子时就带了沉重,不过看了内容,却是哭笑不得:“只有匪五人,就占山为王、呼啸山林了?”

      萧敬不好说什么,只道:“昌平是京畿,又哪里有小事呢?”

      弘治皇帝再看后边的请封名单,却是一大串,不少熟悉的人名都在上头,眉头就皱了起来。

      因弘治皇帝待臣下宽厚,如今的锦衣卫远不如成化年间风光。那些盼着在锦衣卫里升官发财的勋贵子弟,希望都落空了。有不少人进去时的品级是什么,十几年后依旧是什么品级。

      好不容易有了“战功”,自然是人人都要分一杯羹。

      这份名单差不多列尽了锦衣卫里的勋贵子弟,就是东宫置守的那几个也都没有落下。那些可是太子近卫,常宿卫东宫,什么时候去昌平剿匪了?这真是闭着眼睛说瞎话。

      内阁那边无心再小事上与勋贵对峙,拟了允请的批复;涉及的人太多,即便不过是升一级,可这么多人也不是小事,司礼监就送到御前。

      弘治皇帝虽觉得有些不妥当,可眉头还是渐次舒展开来。

      厂卫是皇帝手中的刀,就算暂时不用,也不可寒了臣子的心,这点恩赏给了就给了。

      萧敬禀最后两件事时,弘治皇帝的脸色就又转为难看。他看着两份折子,皱眉道:“同样是有疾,沈沧不恋权柄,请辞尚书一职;刘大夏却是只肯交出兵部大印,告假治疾……”

      

    ? ?这是昨晚的,抽打自己,又欠债了。继续码字去。下午有250加更。^_^

     ? 

    ???? 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