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8 突破思维,做出改变-《张昀林欣瑶》
第(3/3)页
二十多年前的《蜀山》,你能看到蜀山弟子御剑而起,漫天剑光划破夜空,宛如烟火,更胜星辰。既有令人心灵震颤的意境,更有使人向往的仙侠神秘感。
而到了十多年前的《仙剑奇侠传》……所谓的“御剑”就已经变成了脚踩仙剑——当然,这也跟当时人们观念上的变化有关。毕竟零几年的时候,“御剑”便已经从“人化为剑光”,变成了“人踩着剑刃”。
这也就算了,最为讽刺的是,到了两三年前的《诛仙》,大家连剑都不踩了,竟然是抓着剑浮空飞起!看得要多别扭有多别扭!
打斗场面上,更是一茬不如一茬。《蜀山》里人随剑动,法宝交相辉映,光华满天;到了《诛仙》,明明大家都是修仙者,打起来却跟江湖中人一样,正儿八经地拆招,连飞都懒得飞。
你要说这些都是因为经费给了某位至今不死的流量吧,编剧和导演再蠢也不至于“御剑”的概念都搞不清楚——这部电影从一开始,就没有想过仙侠片中的修真者们,到底是怎么战斗的。
你要说这是遵循华夏特有的武侠打斗,也是华夏一直坚持的动作戏吧……可是《狄仁杰》纯粹武侠层面的战斗刻画,却能做到比仙侠更震撼的地步。
归根结底,还是如今华夏的导演们,思维愈发固化,尤其是拍特效片的导演,在想象力和创意这方面,越发地拉跨。
就像《捉妖记》,剧情确实还可以,但是里面的怪物,真是一点特色的地方看不出来。
如今能称之为拥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,还得是徐老怪。从《新龙门客栈》的剔骨刀法,再到《龙门飞甲》的首次尝试3d效果,剑光炫目,再到《狄仁杰》的亢龙锏等华丽武器。你别看《狄仁杰》的剧本一部比一部烂,但它的视觉打斗效果,是真的出彩。
“有些道理……现在导演界,也有些青黄不接了。”听完张昀的阐述,沈方元表示赞同。
然后,他若有所思,看着张昀问道:“所以你拍这部《功夫》,就是想启发华夏导演的想象力?”
“我可没有那么厉害,也没那种美好志愿。”张昀无奈地笑了笑,“我只是告诉我自己,坚持去拍更好的东西,而不是更烂的东西。每一次,都要突破思维,做出改变!”
沈方元愣了愣,眉头舒展开,笑着拍了拍张昀的肩膀:“我以前觉得,你是一个想法大胆的年轻人,现在我忽然发现,相比起想法上的大胆,你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更为人所惊叹。”
有这种想象力的不是我,是星爷。我只是赋予其更好的特效而已。
张昀很老实地想。
“我越来越期待你这部电影上映后的成绩了。”沈方元鼓励道。
张昀笑了笑,道:“放心吧沈局长,那一天不远了!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