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-《穿到古代当名士》
第(1/3)页
周王在汉中惦记着京里的王妃,京中王府的人也正惦念着回周王府之事。
钦天监卜得六月初三是大婚的吉日,宫中早早备好大婚所用礼器、仪仗,选定开国诸公爵之一的成国公作正使,吕阁老作副史,代圣上祭天、祭祖,到到新任承恩公,大理寺卿徐初府上行纳吉、纳采等礼。
天下臣子、藩王纷纷献上贺礼、贺表,周王提前派了左长史入京,也正是为着此事。
贺表犹可,周王府能送上什么贺礼,才是满朝大臣最关心的——珠宝、珍玩、字画之类的倒不值一提,最好是再献一个……献一箱新鲜的祥瑞给大家开开眼。
可惜大婚的婚期在六月初,无论稻麦此时都进不了京,他们也看不见前两年汉中府成箱进祥瑞的盛况了。
褚长史随着贺表一道献上的,是一套唐人抄的《金刚经》,一盘赤玉雕的安石榴、一套八层透雕的象牙球……与两座高可三尺许、鎏金嵌宝的铜座钟。
“座钟”二字初传开时,连宫里都以为周王要送的是个佛寺里敲的钟。然而真正进上的却是个檀木作壳,白色铜胎珐琅为面,金针铜摆,表面绘着子丑寅卯十二时辰,每个数字间用铜丝隔出八刻的计时器具。
座钟正面盖着玻璃门,表盘搪瓷面上留了个方方的小口,可将钥匙插上去给钟上弦。
——这表盘完全按着古人计时习惯来,只有时针,没有分针、秒针。因为“发明”座钟的宋大人一时编不出太合理的理由,能让他在汉中府遇到会做钟表的外国人,学会国际计时方式。
不能直接照搬国外,就只能先按中国的计时法来,再找借口调整改进了。
不过也只是他这个见识过现代钟表的人要求高,这钟即便进到宫里,和别人的贡品相比,也可跻身一流了。
宫中从来都是以日晷、漏刻计时,更准的便是钦天监的水运仪象台,却都没有这般精致华美,可以摆在屋里赏玩的。就连天子得了这座钟也爱不释手,召献钟的褚左使进宫演示用法,还让他带来的匠人打开钟后盖,亲眼看了看里面的机关:
精密咬合的黄铜齿轮不停转动,连动着来回不歇的铜摆。每到两个时辰相交,或某时正,钟箱内便会发出撞钟般低沉的响声,为人报时。
这钟表虽不如祥瑞喜人,的确也是实用又可意的东西。
新泰帝站在摆放钟表的小桌前,一面看着时针缓缓移动,一面温声问背后的褚长史:“这又是宋卿所造吧?这钟里面装着那些带着细齿的轮子,只怕十分难打磨,不知可要耗多少人力才能做得成?”
褚长史因要献座钟,离开之前曾到经济园里仔仔细细看过一回制钟流程,此时应对起来自是胸有成竹。他甚至问一答三,细细讲了如何用车床加工打磨铜齿轮,钟里和钢制发条又怎样带动齿轮转动,让表面时针不停转动的。
新泰帝听着倒觉着颇有趣味,追问道:“在京里也可造得出这样的床,做得成这样的钟么?”
褚长史恭恭敬敬地应道:“回陛下,汉中可做的,京里自然也可以。宋知府已命人画了钟表样式图,还派了会装钟表的匠人随臣入京,便是要将此术献与朝廷的。”
第(1/3)页